蜜蜂病虫害百科

蟾蜍

中华蜂蜜网 2016年04月19日 00时23分36秒

蟾蜍(Toad),俗称癞蛤蟆,属两栖纲蟾蜍科(Bufonidae),是蜜蜂夏季的主要敌害之一。

蟾蜍

      蟾蜍(Toad),俗称癞蛤蟆,属两栖纲蟾蜍科(Bufonidae),是蜜蜂夏季的主要敌害之一。 
目录
  • • 1.分布
  • • 2.危害
  • • 3.形态特征
  • • 4.生物学特点
  • • 5.防治方法

1.分布

 

      蟾蜍科除多见于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波里西亚和马达加斯加以外,分布于世界各地。这一科有10个属,以Bufo属的蟾蜍对蜜蜂危害最大。国外报道,取食蜜蜂的蟾蜍主要有Bufo marinus、Bufo boreas、Bufo b咖、Bufo spinosus、Bufo viridus等。我国仅有Bufo--属,共有6种,蜂场中常见的有: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 tor)、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华西大蟾蜍(Bufo andrewsi Schmidt)、花背蟾蜍(Bufo raddei Strauch)。此外,我国南方还有一些常见的蛙类,如狭口蛙(Kaloula borerealis)、雨蛙(Hyta chinengunther)、林蛙(Ranajaponica gunther)也会捕食蜜蜂,但危害不如蟾蜍大。 

2.危害

 

      每只蟾蜍一晚上可吃掉数十只甚至100只以上蜜蜂。若每晚都在蜂群前捕食,会使群势下降,严重时蜂群被毁。 

3.形态特征

 

      比蛙属动物大,一般黄棕色或浅绿色,间有花斑。身体宽短,皮肤粗糙,布有大小不等的疣粒。腹面乳白色或乳黄色。四肢几乎等长,趾间有蹼,擅长跳跃行动。 

4.生物学特点

 

      蟾蜍多在陆地较干旱的地区生活,白天隐藏于石下、草丛、石穴中,黄昏时爬出觅食,捕食包括蜜蜂在内的各种昆虫、蠕虫等。在热天的夜晚,蟾蜍会呆在巢门口捕食蜜蜂,雨后尤甚。 

5.防治方法

 

      (1)注意蜂场卫生:铲除蜂场周围的杂草,减少蟾蜍藏身之处。 
      (2)垫高蜂箱:使蟾蜍无法接近巢门捕捉蜜蜂。 
      (3)开沟捕捉:在蜂群巢门前开一条长50cm、宽30cm、深50cm的深沟。白天用草帘等物将坑口盖上,不伤蜜蜂。夜间打开,当蟾蜍前来捕食蜜蜂时,就会掉入坑内,爬不出来。一早一晚黄昏时分,用手灯照捕,放生远处。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