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采访与以往有些不同,记者没见到采访对象。被誉为 “养蜂能人”的张共海和爱人在山上已安营扎寨了近一个月。虽然蜜蜂还没开始产蜜,但这段时间是蜜蜂繁殖的关键时期,繁殖情况好一箱蜜蜂就能变为三箱的数量。他们只能寸步不离守在蜂箱旁。由于山区信号不好,当天路况湿滑,为防止意外,采访他是多次电话沟通和其儿子介绍 “衔接”到一起的。 张共海原是黑龙江绥阳林业局青山林场工段段长。停伐后他没“坐等靠”,而是钻研养蜂技术,不到两年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蜂能人。现今,张共海家
蜂蜜卖出了名,不仅有3家微店,收入翻了几番,他还带动林场职工一同养蜂致富。 1、从工段长到养蜂能人 今年52岁的张共海,从一名普通伐木工一步步成长为青山林场工段段长,他与树木打了三十多年交道。 张共海刚当伐木工人时,机械还不发达,干活都是几个工人一起用肩膀把一根根木头扛上车。尽管有肩带保护,但长时间劳作还是让他的肩膀磨出了厚厚老茧。他说那时的工作辛苦并快乐着。伐木、造林、育林、加工,每年近两万米的木头,经过他们的手运往全国各地,加之每年近3万元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还算充实而满足。 说到“停伐”二字,张共海和树木之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情。虽然大半辈子以伐木为生,他却深知“封山育林”才是长久之计。对于全面停伐,他并不感到意外。如何在停伐后为自己和林场工人寻一条好出路,是他当时最为挠头的事。当地农田少、森林多,水源丰沛,纯天然的环境让花草不受一点农药污染,而且当地本来就有养蜂的习俗。他与家人商量后,决定养蜜蜂试试。 经向当地养蜂人讨教,并加入多个养蜂交流群及上网学习,他去年精心养殖的四十多箱蜜蜂,获得了8000多斤蜂蜜、140多斤蜂王浆、120多斤蜂巢蜜的好收成,净收入达到了近10万元。这让他喜出望外,今年还扩大了到了120箱的养殖规模。 2、儿子帮忙 开了3家微店 张共海的儿子张允超是个思维活跃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自己开了一家电脑配件店,店里同时还承接快递业务。大学时,张允超就注册了一家淘宝店卖十字绣,对电商很是在行。看到父亲的蜂蜜特别受欢迎,可在当地批发销售价格并不高,就建议父亲把蜂蜜放到网上卖。 父子俩商量后,他们注册了名为 “山里娃”“东北丫头”两个微信账号,开始线上宣传自家产的蜂蜜。从去年6月份开始,张共海和妻子每天凌晨3点就要开始摇蜜,然后是取蜂王浆、移虫、整理蜂箱,整个过程要从凌晨进行到下午4点。蜜蜂产蜜的3个月里,张共海夫妇一直和蜜蜂住在深山里。 交通不便、手机没信号、新鲜食物不充足,他笑称他们过得像原始人的生活。他们家产出的蜂蜜要经质量检验、浓度测试、装瓶、密封等过程,最后才能向外销售。 为让消费者更直观看到蜜蜂产蜜全过程,张允超在线上进行直播。短短几个月,两个微信账号就吸纳了3000多名微友,卖出蜂蜜2000多斤,客户遍布全国各地。营养
成分最高的
蜂巢蜜,张共海线下卖60元一斤,在网上可以买到120多元一斤,这让与木材打一辈子交道的他大跌眼镜。如果不是因为囤货不足,他们再卖出2000斤也没问题。 3、正在注册自己的商标 蜂蜜的好品质是保证好销路的根本,张共海在养蜂的同时不断努力钻研,尝试新技术,提高蜂蜜纯度,增加蜂
巢蜜产量。这样的尝试让一家青岛客户闻讯而来,想要大量订购张共海生产的蜂巢蜜,统一包装直接发往各大超市。这样的直接订购可以节约包装成本,抬高收购价格。他算了一下,至少能比原来多赚一倍。今年开始,很多原来在林场的老同事看到了他丰厚的收入,纷纷前来求教,也想开始尝试养蜜蜂。他说,没了林场的工作不可怕,现在政策好机会多,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定比原来赚得多。 如今,张共海家卖蜂蜜的第三个微店“东北坏丫头”已开始在淘宝等店铺售卖,销量和收入十分可观。下一步,他们还打算注册“东北丫头”这个品牌,为自家蜂蜜贴上商标包装再进行出售。张共海负责线下,儿子负责线上。他们相信,只要潜心经营,青山林场的蜂蜜一定会远销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