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蜂蜜蜂一年能产多少蜂胶?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 就在昨天,记者就此内容联系上了当地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江山恒亮
蜂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浩亮 今年48岁的郑浩亮,早在1976年13岁时就已经开始养蜜蜂。 35年和蜜蜂打交道的岁月,让郑浩亮对这种小小的昆虫异常熟悉。 说到蜂产品里产量最稀少的产品蜂胶,郑浩亮打开了话匣子:在正常年份,每一箱蜜蜂,最多只能产200克的毛胶,精炼之后,真正的蜂胶只有70克。 记者在恒亮公司生产蜂胶的生产车间看到一种胶状物。郑浩亮说,这就是生产蜂胶的原产品——毛胶。是蜜蜂从植物采来的树脂类和蜡类物质。 “电视上曝光的蜂胶产品,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没有毛胶的蜂胶就相当于没有鸡蛋的蛋糕。”郑浩亮打了这样一个比喻。 郑浩亮说,蜂场采集到的蜂胶,大部分都让像恒亮公司这样有较大规模的蜂产品生产企业收购走了,这些蜂胶,一般都由专业企业来自己制作自主品牌的蜂胶产品 了,不会再卖给其他厂家:“因此说,真正蜂胶原料的源头都由专业生产蜂产品的企业控制着,市场上很难买到真蜂胶原料。” 郑浩亮分析说,随着市场的需求,不少保健品公司也盯住了蜂胶类保健品,因为有着专业的销售网络,这些保健品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达到很大的销量,但又无法购买到真正的蜂胶原料,加之巨额利润的诱惑,才产生了诸如像河南长葛这样,以树胶来替代蜂胶的情况。 “树胶和蜂胶的区分,也确实是行业内的一道难题,目前还没有好的检测方法能检测出来。”郑浩亮说,“我们自己有个原则,凭良心做好产品。” 1989年,当时26岁的郑浩亮借了8000余元,做起了蜂产品的购销业务;到了1997年,他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建立恒亮蜂产品有限公司,“公司的产品就是我的儿子,我绝不允许产品弄虚作假,这是我建厂之初就立下的誓言。” 2002年,“恒亮”开始研发蜂胶软胶囊,2004年6月,项目通过验收,验收评语上这样写道:“填补了浙江省蜂胶软胶囊生产技术的空白,达到国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 公司投资1800多万元建立了生产蜂胶软胶囊的车间,从蜂胶的原料收购到蜂胶的提纯,再到软胶囊的制造,全部一次性完成,以确保质量:“我们这个胶囊外面的胶皮,都舍近求远,到青海去采购用牛羊骨头制炼成的明胶,仅此一项每年就要多花几十万元。” 郑浩亮是个有头脑的生意人:“我把产品看作我的儿子,我绝不允许我的产品弄虚作假,这是建厂之初就立下的誓言。”郑浩亮说。 如今,蜂胶产品大部分销往海外,经受着各国的严格检查,却次次过关:“我对自己的这些‘儿子’有信心。”郑浩亮很有底气地说。 也正是因为这份质量上的底气,让他如今能在整个蜂产品行业都感受到危机的状态下,却依然觉得“危中有机”。 “恒亮”刚成立时,第一笔订单是为韩国客户加
工蜂花粉,不料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400多吨蜂花粉加工好后,客户却说不要了,郑浩亮的企业几乎关门。幸亏靠着质量好,企业最终打开销路重获生机。 1999年,郑浩亮开拓欧盟市场,到2001年,“恒亮”已经占有欧盟60%的
蜂王浆市场。当郑浩亮投资2000万建造新工厂时,欧盟却在2002年1月25日公布决议:终止从中国进口蜂蜜和
蜂王浆等产品。 企业又一次面临绝境。 郑浩亮知道,要再次打进市场,只能靠“
质量“。他在淳安千岛湖、开化等生态环境优越的地方相继建立了7个有机蜂产品生产基地,并出资邀请欧盟专家来华对蜂农进行培训,让蜂农按有机养蜂要求,不使用违禁药物。 “这样的规范操作,我们能保证每只小蜜蜂都是绿色的。”郑浩亮如是说。 欧盟官员三次检查基地和产品,“恒亮”全都高分过关。2003年9月,“恒亮”终于取得有机蜂王浆认证,成为国际上首家通过ECOCERT有机蜂王浆认证的企业。 欧盟市场大门,又一次打开。“恒亮”成为浙江第一家被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允许向欧盟
出口蜂产品的生产企业。 到去年为止,在
欧盟市场上,“恒亮”已经占据了70%以上的蜂王浆市场。 今年,“恒亮”投入一亿多,新建包括蜂蜜、蜂胶、蜂王浆(及冻干品)等系列蜂产品生产线,将形成年产7000吨产品的生产能力,全力打造全国蜂产品生产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