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文献

茶花粉黄酮对α -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中华蜂蜜网 2016年10月10日 13时37分34秒

为研究茶花粉黄酮对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以茶花粉为原料,将提取、萃取及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得到的10 个组分分别进行黄酮含量及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2.4 茶花粉黄酮提取物抑制 α-葡萄糖苷酶的动力学特征

2.4.1 抑制类型( 可逆或不可逆) 的研究 

茶花粉黄酮提取物对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动力学曲线( 图 2)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茶花粉黄酮提取物( 0.5,1,1.5,2 mg /mL) 后得到四条通过原点但斜率低于未加抑制剂组的直线,且黄酮提取物浓度越大直线的斜率越低,因而茶花粉黄酮对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属于可逆抑制类型[15]。

2.4.2 茶花粉黄酮提取物对 α-葡萄糖苷酶的可逆抑制类型 

利用 Lineweaver- Burk 作图法研究茶花粉黄酮对 α-葡萄糖苷酶的可逆性抑制,由图 3 可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 抑制剂 ( 0.5,1,1.5,2 mg /mL) 后得到的四条直线与未加抑制剂组的直线相交于横轴,和无抑制剂时相比,当茶花粉黄酮存在时,α-葡萄糖苷酶催化的酶促反应的 Vmax变小,但 Km( 0.294 mmol /L) 基本不变,因此推测茶花粉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为非竞争性抑制类型[16]。根据相关公式可以推出茶花粉黄酮提取物对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常数为 1.17 mg /mL。自然界中,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但不同来源的黄酮对 α- 葡萄糖苷酶具有不同的抑制类型,如Phan 等[17]的研究表明人参须黄酮对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均为混合型,Hlila 等[18] 的研究表明黄酮类物质为南非山萝卜属植物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对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为非竞争型。目前国内外尚无茶花粉提取物对 α-葡萄糖苷酶抑制类型的研究 报 道,本实验结果表明茶花粉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为可逆非竞争型。

3 结论

通过比较茶花粉提取物、萃取物及大孔吸附树脂洗脱相中的黄酮含量及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发现,茶花粉乙醇提取物经不同溶剂萃取后黄酮类物质主要在乙酸乙酯中富集,乙酸乙酯萃取相进一步经大孔树脂层析后,50% 乙醇洗脱相中的黄酮含 量 最 高 ( 180.17 mg RE /g ) ,当 该 样 品 浓 度 为5 mg /mL 时,对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 82.67% ,显著高于其它样品( p < 0.05) ; 相关性分析表明,茶花粉各样品中的黄酮含量与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0.867,p < 0.01) ,酶动力学分析显示,蜂花粉黄酮提取物对 α-葡萄糖苷酶半抑制浓度为 1.27 mg /mL,抑制类型为可逆非竞争型抑制,抑制常数为 1.17 mg /mL。本实验结果说明蜂花粉产品在降血糖等保健产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为开发天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