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天敌昆虫喜欢从蜂箱和巢板间的缝隙进人,从背面侵人巢孔危害巢室中的幼虫。因此,制作精细、组装严密的蜂箱有较好的防敌功能。在室内贮藏、脱茧、干燥等过程中要尽量清除寄生和捕食性生物,要防止仓库害虫和从田间带入天敌的侵袭。因此,在工作间可用黑光灯进行诱杀,还要防止老鼠等小动物的危害。
在孵蜂器中用黑光灯诱杀是最有效的防治办法,寄生物一般比切叶蜂早羽化几天至十几天,对黑光灯趋性很强,如果诱杀彻底可以有效控制其危害。
切叶蜂的病害主要由Ascosp Haera aggregata引起的白垩病,在美国西部一些苜蓿种子产区,蜂的发病率可高达60%,造成毁灭性危害,在加拿大主要发生在Alberta南部,但可控制在3%以下,用3%的次氯酸钠溶液对蜂巢进行浸泡消毒,可以控制该病及其他一些叶霉病害。目前认为,最有前途的是熏蒸剂多聚甲醛,它可杀死白垩病的孢子和其他病原微生物而对蜂的筑巢没有影响。
![苜蓿切叶蜂授粉期间管理技术要点 切叶蜂 苜蓿 授粉技术](https://www.zhfengmi.com/uploadfile/2016/0621/20160621105504758.png)
授粉后期蜂群管理技术
在吉林、黑龙江省8月中下旬,把蜂箱从田间收回,在室温下存放2~3周,让未成熟的幼虫达到吐丝结茧的预蛹阶段,然后取出蜂巢板,细心地打开,用适合在凹槽中滑动的竹片或木片把蜂茧取出来(大规模生产是用特制的脱茧机),去除其中的碎叶、虫尸体等杂物后,在阴凉处干燥、测产,最后用塑料袋(桶)等容器分装,密封贮藏存于5℃的冷藏室中过冬,直到第二年需要之时取出。在北京及山东等地为苜:蓿
授粉的蜂于6月下旬收蜂,由于该蜂是多性品系,这一代蜂绝大部分不进入滞育而要继续发育羽化,因此,收蜂后必须及时脱茧并运到吉林、黑龙江等省凉爽的地区去释放,在8月中下旬第二次收蜂,进行一年异地两次为苜蓿授粉。
密封容器中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40%~50%范围内,防止蜂茧包叶发霉,冬贮期间,可打开容器2~3次,进行检査和换气,如果发现蜂茧发霉,应立即倒出,阴干后继续密封贮存,适度低温贮存可抑制预蛹的发育和天敌昆虫的活动,防止其中的寄生与捕食生物在冬於期间对蜂茧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