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文献

尼勒克县打造新疆黑蜂特色养殖基地

中华蜂蜜网 2019年01月29日 09时33分10秒

天山网讯(记者邓宝报道)“打造种蜂场新疆黑蜂特色养殖业要从新疆黑蜂品种、放养地、放蜂规模、疫病防治、蜂箱等器具的制作、蜂蜜的存贮运输等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标

天山网讯(记者邓宝报道)“打造种蜂场新疆黑蜂特色养殖业要从新疆黑蜂品种、放养地、放蜂规模、疫病防治、蜂箱等器具的制作、蜂蜜的存贮运输等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标准化养殖建设。”近日,尼勒克县农业局党委书记杜建喜说。

目前,已有7家蜂产品深加工企业入驻享有“伊犁蜜库”美称的尼勒克县唐布拉草原。已建厂12年的尼勒克唐布拉黑蜂实业有限公司经理田凤章说,这里的蜜源植物多,蜂蜜的价格一直是伊犁河谷最高的。但目前的养蜂规模不能满足任何一家企业的生产能力。

记者看到入驻唐布拉草原的企业将“黑蜂故事陈列馆”、“山地农博馆”、“狗熊沟黑蜂生态园”、“格瓦奇大酿坊”、“俄罗斯水磨坊”、“高加索黑蜂庄园”、“蜂疗会所”等作为蜜蜂文化来延长企业的品牌经营链,以谋取更多样的经济效益。

沿着牧道,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塔勒布拉克沟,这里水草丰美牛羊肥。“天凉了,我们正准备蜜蜂越冬工作。今年我计划让蜜蜂在室外过冬。”哈萨克族青年牧民加那布尔说。

今年开春,加那布尔的哥哥将家里的牛羊请别人代牧,自己向弟弟学习养蜂技术,并在加那布尔的蜂点上放了100箱蜜蜂。

这个蜜蜂放养点也是加那布尔的父亲尼亚孜别克的牛羊放牧点。父亲已60岁,养蜂已有46年。他给儿子们说,养蜂一辈子仅有1963年、1974年、1984年亏过本,其他年度的经济收益都比饲养牛羊的收入高。因此,养蜂是他们家世代相传的增收方法。

尼亚孜别克介绍说,新疆黑蜂是由俄罗斯人在上世纪由古丝绸之路传入伊犁河谷的,唐布拉蜜源植物丰富,哈萨克族牧民很早就学会了养蜂。第一代哈萨克族养蜂人吐尔逊·斯拉依从俄罗斯人那里学会了养蜂。

1957年,尼勒克县种蜂场成立,尼亚孜别克的母亲娜斯尔汗在1958年开始养蜂,那时种蜂场有17家哈萨克族牧民一边放牧,一边养蜜蜂。尼亚孜别克14岁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养蜂。当自己最小的儿子加那布尔6岁时,尼亚孜别克让加那布尔跟在身边看自己养蜂,并让加那布尔喜欢上了养蜂。

尼亚孜别克介绍说,目前唐布拉草原迎来了七八家知名蜂产品企业;种蜂场聘请了吉林蜜蜂研究所的专家来给牧民培训养蜂技术;今年春天首届中国·新疆“甜蜜尼勒克”蜜蜂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种蜂场的蜂蜜每公斤价格上涨8元至10元,他今年生产的蜂蜜早已售空。

“诸多利好因素加大了哈萨克族青年牧民学习养蜂技术的热情。今年新增的13家养蜂户中有8家哈萨克族牧民。哈萨克族牧民具有半个多世纪的养蜂习惯,加上他们熟悉草场,能到达别人去不了的地方养蜂。明后年,种蜂场蜂业队考虑扩大养蜂规模,欲引进拥有3年以上养蜂经验的养殖户加大示范力度。”尼勒克县种蜂场蜂业队党支部书记杨森说。

2007年11月,6名蜂农自发组织成立了尼勒克县种蜂场金玉蜂业养殖专业合作社。2009年和2010年,该合作社先后申请到了25万元项目资金。2010年,中央财政拨付150万元资金建立了新疆黑蜂良种繁育站。

新疆黑蜂成为种蜂场的主打品种,并与我国所特有的东北黑蜂、中华蜜蜂一起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名录里。

王亚南是今年从福建省农林大学蜂学院毕业的大学生,他是第一位来种蜂场黑蜂育种站工作的专业大学生,对尼勒克县新疆黑蜂特色养殖充满了信心。他说:“中国蜂业看浙江,新疆蜂业看伊犁,伊犁蜂业看种蜂场。”

尼亚孜别克回忆说,在内地养蜂户进驻种蜂场之前,他养的新疆黑蜂没有任何病虫害。现在大蜂螨、幼虫病等蜜蜂病虫害比较常见,使得唐布拉草原的野生蜜蜂品种大量减少。而新疆黑蜂抗病能力强,很多时候不需要任何药物,只采取换王换箱的办法就能将病害控制。

“蜜蜂的自然交配是在飞行中完成的。因此以现有少量纯度的新疆黑蜂为种源,采取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种方式,选育提纯新疆黑蜂是目前新疆黑蜂良种繁育站的主要工作。”原种蜂场蜂业办主任李宗仁说。

“黑蜂品种退化、饲养中喂糖多喂蜜少、草场蜜源植物总量相对下降是直接影响蜂产品产量的三个主要原因。”养蜂能手、67岁的盛志高总结说,“在上世纪60年代,我一个人背蜂箱进山,一箱蜂最高年产300公斤的蜜,而现在我的两个儿子一箱蜂只能产20至30公斤蜂蜜。”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饲养与机具功能研究室主任、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副院长周冰峰说:“养蜂业投资少、产出高,有利于恢复和保持生态,提高农作物和牧草的产量,增加养蜂人的经济收入。尼勒克县种蜂场蜂种资源独特,是我国特有的新疆黑蜂的原产地,种蜂场蜜源丰富而且远离污染,蜂产品纯正天然,农牧民养蜂技术有基础,尼勒克县依靠市场机制与政府政策扶持扩大养蜂规模将大有作为。”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