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蜂是膜翅目蜜蜂总科熊蜂属一类多食性社会性昆虫,其进化程度处于从独居蜂到社会性蜜蜂的中间阶段,是多种植物特别是豆科、茄科植物的重要授粉者。全球已知250余种,广泛分布于寒带、温带,温带地区较多,目前,世界五大洲都有分布。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多午调查研究显示,中国熊蜂多达115种以上。
熊蜂体粗壮,中型至大型,黑色,全身密被黑色、黄色或白色、火红色等各色相间的长而整齐的毛。口器发达,中唇舌较长,吻长9~17毫米,但也有较短的个体;唇基稍隆起,而侧角稍向下延伸;上唇宽为长的两倍,颚眼距长;单眼几乎呈直线排列。胸部密被长而整齐的毛;前翅具3个亚缘室,第1室被1条伪脉斜割,翅痣小。雌性后足跗节宽,表面光滑,端部周围被长毛,形成花粉筐;后足基肢节宽扁,内表面具整齐排列的毛刷。腹部宽圆,密被长而整齐的毛;雄性外生殖器强几丁质化,生殖节及生殖刺突均呈暗褐色。雌性蜂腹部第4与第5腹板之间有蜡腺,其分泌的蜡是熊蜂筑巢的重要材料。
熊蜂蜂群的组成
熊蜂与蜜蜂相似,蜂群通常由蜂王、卵、幼虫、蛹、雄蜂及数十只至数百只
工蜂构成。
卵:白色,细长,两端钝圆,长约3.1毫米,直径约1.1毫米。先产出的一端较粗,后产出的一端较细,表面光滑。蜂王通常把几粒卵产在一起,但是不同的蜂种是不一样的。
蜂王:由受精卵孵化后给以足量的营养物发育而来,为
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蜂王的主要职能是产卵,早期时负责蜂群的所有工作。蜂王有螫针节,螫针上无倒刺;腹部6节;后足有
花粉筐。蜂王是唯一年生活史完整的个体,其寿命通常为1年,活动期3~4个月。
幼虫:身体乳白色,无足,头部较小,初期幼虫呈新月形,后期呈“C”形至环形,躯体由13个横环纹组成的环节构成。虫体被球形蜡质巢房外壳包裹,外壳上有一小孔,幼虫通过这个小孔接受蜂王或工蜂的饲喂。
蛹:初期乳白色,后逐渐加深,变为灰黑色,蛹体被卵圆形的蜡质外壳包裹,俗称“茧房”。
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为蜂群中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的雌性蜂,除了体形较小外,其他形态特征和蜂王几乎完全一致,能担负起蜂群中的各项工作,包括分泌蜡质、筑巢、饲喂幼虫、采集食物和守卫等。工蜂是熊蜂蜂群中的主要成员,授粉就是靠工蜂来完成。但是,当熊蜂群发展到后期,进入竞争阶段,工蜂的生殖器官也开始发育,产下未受精卵,这意味着群体的衰败。工蜂有螫针节,螫针上无倒刺;后足有花粉筐。
雄蜂: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是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雄性蜂。其职能是与新蜂王交配。腹部7节;雄蜂无螫针,头尾都几乎呈圆形,与蜂王和工蜂易于区别。另外,一些熊蜂种的雄蜂与工蜂和蜂王有明显的体色差异,其毛色通常较黄,且粗糙。
熊蜂的年生活史
当春天气温升高,植物开花时,蜂王和其他的独居蜂一样,躲在土洞处于越冬状态的蜂王开始苏醒,此时的熊蜂王瘦小而呆滞,蜂王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开始出巢在花上取食花蜜和花粉,开始它的周年生活。蜂王从越冬场所出来后,蜂王卵巢管十分细长,和线一样,但蜂王会采食一段时间,以便于卵巢完全发育。刚出来时,蜂王主要利用疋:存在蜜胃内的花蜜应对外界不良条件,但它们很快会开始采食新鲜花蜜和花粉。花粉提供蛋白质,刺激卵巢发育,促使蜂王产卵。由于没有合适的巢穴,蜂王通常会在树叶下或枯草从中过夜,当蜂王足够强壮时,卵巢开始发育,蜂王便开始寻找一个合适的场所,像越冬场所一样,合适的巢穴是蜂群发展的前提条件,蜂王花2~3周寻找合适的巢穴。此时,蜂王的动作与往常不同,它们常沿着矮树、河堤低飞,不时地停下来仔细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