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病虫害百科

蜜蜂的敌害之大蜡螟

中华蜂蜜网 2016年07月20日 12时47分30秒

许多鳞翅目的蛾类可危害蜜蜂及蜜蜂产品——蜂蜜、花粉和蜂蜡等。这些蛾类中包括大蜡螟、小蜡螟和几种贮存产品的虫害。

③生活史和生活习性
大蜡螟的生活史为2个月左右, 最长可达6个月之久。就周期较长的来说,休眠发生在前蛹期。在我国贵州、湖南和福建等省,室内以旧巢脾饲养,大蜡螟每年发生3代,且有世代重叠现象,在广州地区可发生5代。
蜜蜂 敌害 大蜡螟
羽化出来的雌蛾,一般经过5小时以上才能交尾。最短的在羽化后1.5小时即可交尾。交尾一般在夜间进行。成虫交尾1~3次,每次交尾历时几分钟,最长可达3小时,交尾后雌蛾产卵器外露,于夜间四处寻找产卵场所。
成蛾羽化后既不需要食物也不需要水分,多数在羽化后 4~10天内才开始产卵。产卵期平均3.4天。产卵量为 600~900粒,个别的可产1800粒卵。产卵位置多在箱壁缝隙中。
雌蛾寿命在3~15天,在30℃~32℃条件下,多数交尾过的雌蛾会在7天内死亡。35°C条件下,寿命可达10天。温度较低,雌蛾寿命会延长。在40℃时,雌蛾平均寿命3.8天, 20℃时平均9. 6天。雄蛾寿命较短,平均约为5.5天。
卵在较高气温(29℃~35℃)条件下发育快,卵产下3~5 天后,即开始孵化。在18℃下卵的孵化期可延至30天。将 卵短期暴露在极端温度下(46.1℃以上70分钟,0℃以下270 分钟)会引起卵全部死亡。
湿度对卵的孵化影响也很大。相对湿度在25%~35% 时,有1/3的卵不能孵化。高湿环境比低湿环境更有利于卵 的孵化,使卵期缩短1~2天,死亡率下降14%。但是,湿度高于94%,卵易发霉;低于50%时,卵易干枯,最适湿度为 60 % ~85 %。
幼虫期为45~63天,初孵幼虫有蚕食卵壳和怕光的习性。幼龄幼虫会先取食蜂蜜和花粉,随后会从巢房壁外部钻进花粉内,逐渐向巢脾中部延伸隧道,在那里继续取食、生长, 并可免受工蜂的清除。
幼虫发育最低温度为18°C,最适温度为30℃?35℃,相对湿度80%有利于幼虫发育,历期缩短17天。相对湿度为 10%时,初孵幼虫2天后全部死亡;湿度在20%时,25%的幼虫会死亡。初孵幼虫活泼,爬行迅速,2龄以后的幼虫活动性明显减弱。1龄幼虫体小,不易被工蜂清除,上脾率可髙达 90%。幼虫期一般为6~8龄,1~2龄食量小,对蜂儿影响不 大。3~4龄食量大,钻蛀隧道,是造成“白头蛹”的主要虫期,5~6龄幼虫个体大,在脾上取食,易被工蜂咬落箱底,不再上脾。
蜂群内,大蜡螟幼虫的生长速率极其惊人。如果食料与温度条件适宜,幼虫在孵化后第一个10天内,体重每天都会成倍增长,在孵化后第十八天或第十九天开始结茧。这样快的生长速率说明,一旦蜂群由于中毒或其他原因造成群势严重削弱,蜂群内的所有巢脾即可在10~15天内被大蜡螟幼虫毁坏。由于大蜡螟幼虫迅速生长,产生大量的新陈代谢热量,因此在幼虫聚集体的中心温度可达25°C。在最适条件下大 蜡螟幼虫生长很快,但即使在食物间断供应或连续取食劣质食 物的情况下,它们也能生存下来。不过,整个生活周期会大大 延长,从卵至成虫需历时6个月以上,而且成蛾也不断变小。
发育中的幼虫实际上取食蜂群里的所有蜂产品,特别嗜好黑色巢脾。如果大蜡螟幼虫缺少食料,蜜蜂幼虫也将受其危害。在温暖季节,许多幼虫常在蜡柱、蜂箱底板的花粉和蜡 屑中生长,但在经加工的蜂蜡,如巢础或巢蜜上的新蜡上,幼虫无法完成生活史。
拥挤与缺食常会造成大蜡螟幼虫取食同类,成为肉食性。 大幼虫会取食小幼虫、预蛹和蛹。
最后一龄幼虫结茧前会停止取食,寻找适宜的场所吐丝做茧,通常老熟幼虫会钻入巢框或箱底裂缝处聚集,结茧化蛹。少则几十只,多则上百只,茧呈圆柱形。
前蛹期的幼虫体显著缩小,体色加深,由浅黄色、浅褐色、 褐色至深褐色。蛹多数在傍晚5点后羽化,30°C时蛹历期最短。越冬虫期通常为老熟幼虫或前蛹阶段。
④消长规律
与温度的关系:大蜡螟的发生与外界温度有很大关系。卵和幼虫的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30°C~35°C),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使大蜡螟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与食料的关系:纯蜡和新脾对大蜡螟幼虫发育不利,会造成幼虫发育中断,成虫个体变小,产卵量下降。中蜂群常更换老脾,对抑制大蜡螟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与蜂群群势的关系:由于蜂群饥饿,蜂王衰老、患病,无王,以及农药中毒造成工蜂数量剧减,从而造成群势下降,使得蜂群无力保护和驱逐侵袭的大蜡螟幼虫。不同蜂种繁殖率不同,群势相差较大,对大蜡螟的抵抗力也有差异。例如,中蜂群势小,无力保护巢脾免受危害,常通过不断撕咬巢脾和去除蜡螟幼虫来抵抗大蜡螟的危害。
与天敌的关系:大蜡螟的自然天敌很多,包括病毒、细菌、 原生动物和昆虫类。已知大蜡螟重要的天敌有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enner)、核型多角体病毒、线虫、 蜡螟绒茧蜂(Apantelesgallenae Wilrlnson )、麦蛾绒茧蜂 (Bracon hebetorSny)、蜡螟大腿小蜂(Brachymoria spp.)、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和大头蚁(Pheidole megacephala Fabricius) 。
⑤防治措施
在蜂群中,特别是中蜂群中使用新巢脾,清理箱底蜡屑,饲养强群,以蜂护脾。贮存脾可使用硫黄熏蒸保护。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